2016年12月16日-18日,由冶金工業(yè)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和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我的鋼鐵網)共同主辦的“2017年大宗商品市場高峰論壇暨‘我的鋼鐵’年會”在上海隆重召開。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獨家媒體支持,全程對大會進行跟蹤報道。12月16日“供需再平衡行業(yè)新希望——鋼材論壇”中,以下將重量級嘉賓精彩演講干貨奉上:
(大會現場)
“我的鋼鐵網”高級分析師魏迎松:
2016年中國鋼鐵企業(yè)經營情況好轉,據中國鋼鐵工業(yè)協會統(tǒng)計數據顯示,自2016年3月開始,重點鋼廠月度實現盈利,1-9月合計盈利人民幣251億元,去年同期虧損額為221億元。就重點鋼廠虧損企業(yè)虧損額來看,2016年開始實現減虧,1-9月重點鋼廠虧損企業(yè)虧損額合計人民幣25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虧265億元。就重點鋼廠負債率來看,2016年4月觸及峰值70.88%之后有所下降,截至9月負債率為69.69%,依舊處于高位。9月份重點鋼廠負債總額為3.26萬億。
截至目前中國擁有高爐煉鐵產能合計11.4億噸,折合粗鋼超過12億噸,算上中頻爐、電爐產能,全國目前粗鋼生產能力有14億噸。伴隨著去產能工作的進展,2016年年度淘汰產能已經超過新增產能,中國步入事實階段的去產能。鋼鐵高爐產能主要集中河北、遼寧、山西、山東、江蘇等地,產能均超過5000萬噸,其中河北占比為28%,江蘇占比10%。中國鋼鐵高爐生鐵產能在產、停產占比分別在88%、12%。
中央高度重視去產能,2017年去產能任務已經明確,后期環(huán)保、安檢巡查力度或非常頻繁。據上海鋼聯摸查,2017年計劃關停的年產能涉及3924萬噸,其中1676萬噸為在產能力,在產能力主要集中在河北、山東和江蘇。2017年在產高爐產能利用率將提升,去產能任務明確并嚴格執(zhí)行、中頻爐查處升溫供應萎縮、高爐產能利用率將提升。
中國鋼鐵“十三五”目標,對于未來中國鋼鐵行業(yè)展望,其實鋼鐵十三五規(guī)劃已經做出了很細致的規(guī)劃。工業(yè)增加值目標是6%,粗鋼產能下降1.5億噸左右,產能利用率提升到80%,產能集中度TOP10達到60%,人均噸鋼產出由514提到超1000噸/人,鋼結構用鋼占建筑鋼材比例提升到25%。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對比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和2015年12月以來國內鋼材價格走勢,出現驚人的相似的行情。事實上,2009年3月和2015年12月也有著相同的政府刺激背景。截至目前,兩輪價格走勢非常類似,后期是否繼續(xù)類似,我們拭目以待!
“我的鋼鐵網”建筑鋼材分析師馮錦云:
從Mysteel產業(yè)數據周度鋼廠調查來看,12月1日調查139家建筑鋼材生產企業(yè)螺紋鋼周產能利用率65.9%,周環(huán)比減少2.3%,年同比減少3.5%。隨著鋼價下跌,市場主動降庫以降低風險,同時為節(jié)省物流費用,廠提資源增多。2013年以來國內螺紋鋼社會庫存逐年下降,2016年Mysteel統(tǒng)計的139家國內建材鋼廠螺紋鋼平均庫存為269萬噸,較2015年下降77萬噸,不過整體降幅不及市場庫存。
從成交情況來看,2016年3、6、8及11月份建筑鋼材日均成交量同比實現攀升,增幅分別為88%、7.9%、2.6%以及8.8%;月度日均成交量降幅最為明顯的月度為7月,同比下降19.5%。
從建筑鋼材下游需求情況來看,當前土地購置面積增速仍在下滑,意味著未來地產投資依然堪憂。隨著調控限購的執(zhí)行,房市開始降溫,從地產銷量到投資的傳導時滯為6個月,因此未來的地產投資中期下行壓力加大。
至于螺紋鋼出口,由于目前大量螺紋鋼出口并不按照正常海關稅則號報關,2016年1-10月鋼筋稅則號下出口量僅為17.4萬噸,同比下降1.6%?紤]到螺紋鋼出口實際報關稅則號與品名不統(tǒng)一的原因,根據上海鋼聯調研測算,2016年1-10月國內螺紋鋼實際凈出口量約為1925萬噸,同比增長2%。
2017年預計建筑鋼材成本區(qū)間在2400-3200元/噸,價格區(qū)間在2600-3500元/噸;供應方面,供給側改革預計影響產能1億噸,產量預計下降1%,產能利用率維持在60-75%波動;需求方面,下游需求下降1%,房地產降幅較為明顯,螺紋鋼出口預計下滑20-30%。
“我的鋼鐵網”熱軋分析師曹劍勇:
目前熱卷市場行為模式發(fā)生了改變。近幾年鋼廠的利潤被一再壓縮,最終導致目前鋼廠想增加點對點業(yè)務,以此來增加利潤值,目前看這個比例仍在增加,整個熱軋市場的流通與直供比例在今年體現的極為明顯。而市場流通環(huán)節(jié),為了更多的避免出現系統(tǒng)風險,貿易商則在減少一些有風險的墊資業(yè)務,這樣的一增一減,也出現目前的短平衡狀態(tài)。
從產量來看,熱軋2016年1-10月產量為1.54億噸,與去年同期持平,產能利用率微降0.7%;今年熱板卷供應端的收縮并非來自于去產能,而是鋼廠的經營策略由成本導向型向利潤導向型轉變,以往鋼廠通常通過大規(guī)模生產降低成本,鋼廠考核也著重于降成本向利潤考核轉,而如今以利潤為導向則意味著需要通過主動控制產量在維持利潤,因此即使在利潤較為豐厚價格上漲較快的情況下鋼廠也相對克制的原因。
此次價格拉漲主要由冷軋推動,下游汽車、家電拉動最為明顯。目前熱軋噸鋼利潤在400元/噸,冷軋噸鋼利潤在600元/噸以上。正常情況下冷熱價差一般在650元/噸,但今年鋼廠利潤上升的同時,市場價差也隨之拉大,證明下游需求極好。
另外,今年熱軋的出口形勢呈現上半年強,下半年弱的局面,造成這種局面的最根本問題在于——“價格”。據統(tǒng)計,各鋼廠1-10月份出口訂訂單量較去年相比幾乎持平,但從11-12月份的預估量來看,下降趨勢已經呈現。全年出口量約在1500萬噸左右,較去年相比持平或略降。2016年1-10月我國汽車累計總產量為2194萬輛,同比增長13.8%,其中乘用車累計生產1903萬輛,同比增長15.4%,商用車累計生產290萬輛,同比增長4.6%。
2017年熱軋鋼材市場作出以下分析預測:明年1季度均價預計在3200—3800元/噸之間震蕩運行;熱軋樣本企業(yè)達產率在82-84%之間波動,鋼廠產量將會維持16年4季度;熱軋出口量將會在今年4季度基礎上略有回升,約增加15%;下游需求量會小于今年4季度,回調比例約在1-2%之間。
目前市場一線螺紋鋼品牌價格在3276元/噸左右,而熱卷主流規(guī)格價格在3646元/噸附近,而冷軋的價格則在4518元/噸,其中的價差分別差在400元/噸與850元/噸。對于熱卷與螺紋而言熱卷高了,而對于冷軋而言,冷軋高了。而按照正常價差Q料要比C料制造成本上便宜40-50元/噸,從近期北方鋼廠的C料出廠價相比則在3550元/噸,比市場上的Q料便宜50元/噸。那么就對市場價格大膽猜測,1月份鋼廠的訂單全滿而2-3月份鋼廠接單壓力將會面臨過年與價格過高的局面。屆時鋼廠會再度面臨銷售的巨大壓力,價格也極有可能會出現一定調整。
中國鋼鐵工業(yè)協會副秘書長王穎生:
目前市場存在較多的信息對鋼材市場的運營造成干擾,比如去產能、環(huán)保、中頻爐事件等。比如去年流行收廢報紙,送到收費站前,要把里面的“鋼板”去掉,這就說明去年廢鋼價格是有多低,還不如紙貴。去年鋼鐵行業(yè)不景氣,很多鋼材貿易商離開了鋼鐵行業(yè),終端基本上也是低庫存或者零庫存,故而,降低經營風險。
去年7月至今年2月,很多軋鋼材廠都停產,如型材廠、棒材廠等,去年鋼材日均產量在200萬噸,同比下降。而今年鋼鐵行業(yè)經營情況是十分樂觀的,很多之前做鋼鐵貿易的今年又回到了鋼材市場,而且在庫存上增了一倍之多,今年日均產量在220.5萬噸,而且鋼材流動性很強。
環(huán)保方面,今年4月份開始提出環(huán)保問題,然而河北、江蘇鋼廠還在增產,1-11月份,幾乎全國的鋼廠都在增產。今年環(huán)保組進行全國鋼廠時發(fā)現,基本上鋼廠都是達到要求的,技術水平也是相當高,而且嚴格執(zhí)行國家標準。
去產能方面,今年去掉的產能確實已經完成預期。數據顯示,中國產能在11.28億噸,而產量在8億噸,今年去處的產能相對與去產能總指標來看,去產能之路仍然艱辛。
目前中國的鋼材產量仍處于供大于求的格局,螺紋鋼、熱軋、型材等都面臨同樣的情況。此外,原材料,鐵礦石、焦炭、焦煤等也是供應過剩。所以,無論是鋼材貿易商還是鋼廠,都要對市場要做好全面分析,做好服務,才能占有一席之地。未來,鋼材市場雖仍面臨供大于求,但是,慢慢達到相對平衡后,將保證鋼材產業(yè)均衡、穩(wěn)定、健康的發(fā)展。
中冶賽迪集團工業(yè)大數據產品部經理毛尚偉:
蒸汽、電力是機器時代的動力,大數據是智能時代的動力。數據就像當初的蒸汽,蒸汽變成電力,數據也會變成智力;電力通過電網實現聯網,數據通過互聯網實現互聯。
在自動化/信息化時代,工業(yè)大數據更多作為一種"證據"而存在。即便用于“大滯后”過程控制或參數自學習,也是在"機械思維"的指導下的有限運用,數據背后的價值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
在過去三個多世紀里,機械思維奠定了現代文明的基礎,今天,很多人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其實依然沒有擺脫機械思維。機械思維的核心思想是:從因到果。而大數據思維的核心思想是:從果到因。在工業(yè)領域,雖然我們過去一直在理論的指導下實踐,但是在自然界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規(guī)律都已經被人類發(fā)現,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人類已知的自然規(guī)律和數據的方法有機的結合到一起。這是我們看到的在工業(yè)領域來做數據分析應用的時候很有效的一種方法。工業(yè)大數據必須選擇質量要求高的生產場景、高度自動化及智能化的生產場景、工業(yè)互聯網的場景。
工業(yè)大數據必須由既懂工業(yè)又掌握大數據的工程公司才能為企業(yè)帶來價值而不是災難。工業(yè)互聯網能使成千上萬用戶的數據實現共享,多個用戶的共享會帶來兩個過去無法企及的效果。工業(yè)大數據已成為新一輪產業(yè)革命的重要動力,是推動工業(yè)產品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在我國工業(yè)大數據剛剛起步階段,需冷靜思考,堅持應用驅動,邁向中國制造強國之路。
山東冠洲技術部部長丁建平:
經歷長達4年周期的漫長熊市,2016市場徹底爆發(fā)洪荒之力!15年的大跌到16的暴漲是否否極泰來,自2011年開始,板材跟隨鋼市大環(huán)境長周期下跌,2015年底相對觸底,各板材價格基本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2016年,3-4月份板材價格快速拉升,5-7月出現弱勢回調,8月在環(huán)保利好因素下再次拉漲,9月出現震蕩,之后則超過去年高點。1-12月均價,鍍鋅環(huán)比上漲1940元/噸,彩涂環(huán)比上漲1510元/噸。
,產業(yè)發(fā)展空間較大,有望繼續(xù)提升,目前板材產能仍有增長,年底或超過5.2億噸;其中鍍鋅增幅明顯為6.7%;新投產能中,200萬噸鍍鋅、30萬噸彩涂未全面生產,產能釋放壓力不減;擴張的背后,產能過剩持續(xù);據調研,長期停產產能:鍍鋅1224萬噸,占產能比13%;彩涂468萬噸,占產能比9%;其他鍍板70萬噸,占產能比6%。“走出去”仍是較好選擇,Mysteel對企業(yè)進行調研了解,華東、東北、華南、中南等主要涂鍍工廠均有對外出口,且出口量占生產比例均在20-50%之間。海外市場,2016年前9月,我國鍍層板出口量同比增加220萬噸,涂層板出口量同比增加167萬噸。出國前10國別來看,韓國、東南亞及發(fā)展中國家成為我國涂鍍板卷重要出口市場。
對于2017年涂鍍鋼材市場展望,他提出了以下4點:
1、2017涂鍍總產能將達1.57億噸左右,預計新增產能為400萬噸,主要集中在寶武集團、浦項重鋼、山東少數民營工廠,其余區(qū)域新增產能幾乎甚微。
2、板材供應增速相對降低,2017涂鍍價格重心將保持高位。主流市場:預計鍍鋅卷均價在4500元/噸,彩涂卷均價在5100元/噸,整體較2016均價上漲900元/噸;
3、涂鍍下游需求增速2017年整體需求較今年變化不大;由于供應增幅仍存一定增長,國內供需矛盾將繼續(xù)存在;
4、美元升值繼續(xù)保持,人民幣相對貶值,這有助于提高中國出口價格競爭力,但需謹慎提防貿易爭端帶來的不利。預計2016涂鍍板出口量繼續(xù)增長,其中鍍層板出口量為1260萬噸,增加110萬噸;涂層板出口量為780萬噸,增加70萬噸。2017年涂鍍板卷仍將保持總出口100萬噸以上增量。
總之,基于供給側改革效應,2017年總體行情將保持高位運行。